饲喂模式影响老龄蛋鸡蛋壳质量
发布时间:
2024-12-25
安池动物营养研究院 蛋禽营养中心
蛋壳质量是影响蛋鸡养殖周期长短和养殖效益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于产蛋后期蛋重不断增大以及蛋鸡对钙的吸收能力不断降低,造成蛋壳质量下降以及破蛋率升高。蛋鸡产一枚鸡蛋大约需要2.2克钙,其中60-75%来自每天采食饲料中的钙,25-40%来自髓质骨。在产蛋周期内,蛋鸡采食的钙被肠道吸收,运输到血液,白天沉积到髓质骨中,夜间从髓质骨中动员参与蛋壳矿化;而下午和晚上采食的钙则直接参与到蛋壳的矿化中。在蛋壳形成期间,提高机体内的钙水平有利于提高蛋壳质量,但过度提高饲料钙水平并不能提高钙的吸收率。因此,根据蛋鸡的产蛋生理学特性,探索钙、磷和其它矿物元素利用率更高的饲喂模式对于改善产蛋后期蛋壳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摘取主要研究结果,为改善产蛋后期蛋壳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试验设计
试验选用62-74周龄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第1周为预饲期,试验周期为12周。试验期内每只鸡每天给予120克饲料,采用三种饲喂模式:饲喂模式1为每天2次平衡饲喂,即早晨8点饲喂总量的1/2(60克),下午2点饲喂总量的1/2(60克);饲喂模式2为每天2次不平衡饲喂,即早晨8点饲喂总量的1/3(40克),下午2点饲喂总量的2/3(80克);饲喂模式3为每天3次平衡饲喂,即早晨8点、下午2点和下午6点分别饲喂总量的1/3(40克)。具体饲喂模式见表1。
表1 不同饲喂模式下的饲喂量(克/天·只鸡)
试验结果
由表2可知,不同饲喂模式对蛋鸡的产蛋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表2 不同饲喂模式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知,试验第9-12周,饲喂模式3的软破蛋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种饲喂模式组。试验第12周,饲喂模式3和2组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饲喂模式1组。
表3 不同饲喂模式对软破蛋率和蛋壳平均厚度的影响
由表4可知,饲喂模式3组蛋壳钙含量显著高于饲喂模式1组。饲喂模式3和2组蛋壳钙化层厚度和有效层厚度显著高于饲喂模式1组。
表4 不同饲喂模式对蛋壳钙、磷含量以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由表5可知,饲喂模式3组夜间血清钙水平显著高于饲喂模式1组;不同饲喂模式对血清磷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表5 不同饲喂模式对血清钙磷浓度的影响
小 结
本试验结果表明,每天3次平衡饲喂模式有利于降低破蛋率,提高蛋壳厚度,提高蛋壳钙含量,改善蛋壳超微结构以及提高夜间血清钙含量。因此,在每日总采食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下午饲喂量对于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下降问题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文献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sj.2024.104469
最新动态
8月27日,蛋鸡营养与蛋品评价技术合作研发签约仪式在安池动物营养研究院成功举行。
8月21日,安池集团第四期精英训练营在济南黄台大酒店如期举行。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质监处(科技与市场信息处)王丰强处长一行莅临安池集团调研指导
8月19日,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科技与市场信息处)处长王丰强,副处长、三级调研员陈秀霞莅临安池山东动物营养研究院,开展调研指导工作。安池集团董事长杜玉诗、总裁解庆柱、安池动物营养研究院院长刘晓辉及相关负责人热情接待并陪同调研。
2025年8月12日,2025济南市农业农村局、济南市饲料协会和济南市饲料行业工会联合会第四次“花儿临夏 在河之洲,趵突泉水 滋润春蕾”捐资助学活动在甘肃临夏州临夏县土桥镇尹王中心小学隆重举行。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长明、临夏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慕华等有关领导出席活动。济南市饲料协会副会长、安池集团董事长杜玉诗作为捐赠方代表出席活动。活动由临夏县教育局副局长潘兴博主持。
仲夏时节,探索正酣。7月30日,北京银行济南分行京英实践营研学团队走进安池动物营养研究院,体验了一场融合科普教育与实践体验的研学交流活动。
7月29日,赢创全球动物营养事业部总裁Gaetano Blanda、赢创亚太区动物营养事业部总裁Madeline Tan、赢创集团中国区业务总监金善熙、赢创集团销售经理杨凤霞、销售经理王周一行莅临安池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