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8 山东安池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鲁ICP备0604026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

猪大肠杆菌病在临床上有哪三种类型?如何防治?

浏览量
【摘要】: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一组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生肠炎、肠毒血症为特征。猪大肠杆菌病在世界各地均普遍存在,是仔猪最常见的传染病。由于不同血清型和发病猪的年龄不同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在临床上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  ①仔猪黄痢——又叫猪的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到一周龄内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剧烈腹泻、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一组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生肠炎、肠毒血症为特征。猪大肠杆菌病在世界各地均普遍存在,是仔猪最常见的传染病。由于不同血清型和发病猪的年龄不同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在临床上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

  ①仔猪黄痢——又叫猪的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到一周龄内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剧烈腹泻、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及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本病最重要的感染途径是通过污染母猪的乳头和皮肤,仔猪通过吮乳或添母猪皮肤时,食入感染。初生仔猪一般都很健康,往往于12小时后即发现拉黄稀屎的仔猪,从1-2头开始,很快蔓延到全窝仔猪,死亡率最高时为出生后24小时左右,从排糊状淡黄色或灰黄色粪便,继而发生水样腹泻,粪内混有小气泡、有腥臭味,有的含有凝乳小片,严重的肛门括约肌松驰,大便失禁,最后脱水死亡,但病猪无呕吐现象。肠道发生充血,出血病变,这些变化以十二指肠最严重。肠系膜淋巴结严重变性。

  本病临床以腹泻为主,因此应与仔猪的其它腹泻性疾病相区别,特别是与仔猪红痢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区别。仔猪红痢是由魏氏梭菌引起,临床以排红色粘液性粪便为特征。猪传染性胃肠炎腹泻时可发生于各种大小的猪只,猪群发生此病时,迅速波及全群、腹泻严重,除仔猪发生死亡之外,其他猪只在几天内康复。

  该病防治主要是避免引进有该病的种猪。无病猪场应注意平时预防措施。母猪给仔猪哺乳前,先每个乳头挤掉乳汁少许,以冲掉乳头孔的细菌,再用0.1%高锰酸钾擦拭乳头、乳房和其他部位的皮肤,搞好栏舍卫生,让小猪尽早吃足初乳。用药物预防是在仔猪出生后全窝用抗菌药口服连用3天。治疗药可用磺胺嘧啶类,庆大霉素,硫酸新霉素等。也可用疫苗免疫,主要是仔猪大肠杆菌腹泻的K88-LTB基因工程活菌茵。

  ②仔猪白痢——仔猪白痢也是哺乳仔猪常见的腹泻病,以排乳白或灰白色带有腥臭的浆状稀粪为特征,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本病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实际观察中,一些非细菌性的原因亦能引起仔猪白痢,这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于养猪环境中,主要发生在10-30日龄仔猪,以2-3周发病最多,7天以内或30天以上发病的较少。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早春、严冬、炎热和气候突变时多发。治疗不及时,病情加重,表现消瘦、食欲废绝,走路不稳,寒战而死。死猪胃粘膜潮红肿胀,以幽门部最明显,严重病例有出血点。及时治疗,预后良好。治疗的药物同仔猪黄痢。

  ③仔猪水肿病——又称猪胃肠水肿,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疾病。临床上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眼脸部水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为5%-30%。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常限于某些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秋二季。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突然发生,有的猪做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叫,突然猛向前跃;有的受到各种刺激或捕捉时,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游泳状;体表某些部位的水肿是本病的特征症状,常见于眼脸、结膜、齿龈,有时波及颈部及腹部皮下;病程短的数小时,长至7天以上,致死率约为90%。对发病仔猪在饲料中加入盐类泻剂连用2天,然后用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或硫酸链霉素,每天2次,连续注射2-3天。对此病主要是综合,对症疗法,病初采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及对症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技术交流

/EXCHANGE